武汉大学考研辅导班:2020年武汉大学心理学考研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我是二战考武汉大学马院的心理学,2019年成功上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所以今天我想写一个经验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对一些人有帮助。文章估计会比较啰嗦,但一方面我想更多的细节可能是有用的。
写在最前面,在我看来,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心理学考研最近好像比较热门,网上也有很多大神(考上浙大,北师大,中科院)的经验分享。只是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特点不一样,你如果看到某个经验帖的谁谁做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书,怎么规划就开始有意无意的模仿照搬,可能效果不佳。
个人情况
我的情况是:本科华南师大政治师范,自学跨考,所以我的经验可能对于某些文科跨考生更加有借鉴意义吧。但总之,我希望你可以批判的看待和运用我及其他人的经验帖,如果试验性的借鉴了其中的一些东西,觉得不好用就舍弃它,觉得需要调整就去调整它。本文会主要谈312专业课的复习。
312参考书目推荐
首先,对于完全跨考的同学,你要知道312并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网上流传的推荐书籍(你搜索就会出现的书单)只是推荐书籍而已,当然推荐的书目大多不错,只是我个人觉得张厚粲的心理统计和林崇德的发心不那么适合我。张老师的统计书,我看不懂,我个人觉得弗雷德里克的《行为科学统计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舒华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我记不清名字了,这本书看到二因素就可以了,我重点看了里面的方差分解图)就可以应付312统考的统计了,故如果你啃不动张老师的统计书,是可以放弃它,可以试着看看我推荐的这2本。
另外,我个人觉得桑标的发心比林老师的发心更适合312考试,312统考16年:弗洛伊德的道德发展理论和18年: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在桑标的书上面都比较详细,我个人由于时间原因(8月份悠哉游哉的准备二战,9月份才开始认真二战,时间紧)没有从头到尾看过桑标的书,只是做出这样的臆测,可能不准确吧。只是发心是比较简单的,我二战没有翻过发心的课本,只是背一背凉音的大纲解析(这个还可以,我主要背了这个,它要比文都比邻的高而基精简很多,到了后期你就会发现心理学要背的东西好多,哈哈哈)就OK了。
其次,对于完全跨考的同学,我比较推荐刚开始看课本的时候,看快一点,多看几遍,其实这个就是推荐的艾宾浩斯复习法。我一战的时候,刚刚开始看普心,看的是小心翼翼,我心里想着自己是跨考的,一定要仔仔细细的看书,把知识点都弄懂。然后,我普心就从3月份看到了接近6月份,普心的确是大头,要多读多背,只是说,我现在感觉到我当时那么痛苦的,那么精神高度紧张的,用接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一遍普心,效果并不好。普心上面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既有文科的部分,又有理科的部分,但对于312统考来说,尤其是对于普心来说,你是可以用文科的方法来复习的,靠的就是多看多背,这个知识点看不懂,你可以跳过去,看完这一章再回过头看这个知识点,甚至看完这一本书来看这个知识点,甚至有些时候这个知识点你就是不懂也没有关系,只有你背住就OK了(当然我个人的体会是当你看完整本书,尤其是整本书都看了几遍之后,某个重要的知识点还不懂的可能性很小)。
我提出,看课本,看快一点,多看几遍,一是因为这样子可以更好的建立你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整体框架(我们先要整体优先),二是你作为312考研小白,刚刚开始纠结的东西可能根本就不是考试的重点,甚至说考试根本就不考(我一战看普心的第二章纠结看了很久,但是它完全不是考试重点,好吗?312考这么多年,这一章就某些部分考了一些选择题,都是泪)。
书目复习方法
接下来,我简单的说一下7本书要怎么阅读更加有效率吧。
01
一普心,普心是考试大头,值得花时间多读几遍,多背几遍,普心最后2章,发展和教育有专门的书了,可以省略不看。蛮多人推荐梁宁建的《心理学学导论》作为彭聃龄普心的补充,我个人翻了一下梁老师的导论,发现他的导论好像比彭老师的普心更无聊,我个人没有看,也觉得可能是没有必要看的。
02
二发心,我发心一战好像就最开始看了一遍林老师的书,后面就没有读过课本了,发心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你可以直接背大纲解析上面的知识点,我虽然一战复试被刷之后,看过一本很厚的外国发心教材(世界图书出版社的,好像叫发展心理学:人的全程发展),但现在想想觉得根本没有必要。
03
三教心,教心书的内容比较翔实,312只考其中一部分,我忘记具体截至考到哪里了(我忘的也太快了吧,哈哈),写到这里,我翻了一下凉音的大纲解析18版,它是每部分开头都给出了学习建议,这个学习建议可以参考一下,我觉得你在最开始看书前,就可以买一本大纲解析,看看它的知识点截止解析到哪里,然后其余的部分就可以不用看。一部分同学(包括当时的我)觉得要多看一点,就算不考也可以补充一下,对自己考试有潜在的好处,额,其他的书我不好说,但教心不考的部分看了,真的对考试没有啥用。
04
四社心,社心归在导论的一部分,但今年也考了一道简答题:认知失调理论,加上社心是比较有趣的,有时间可以仔细看看,没时间可能直接背大纲解析上面的知识点也是可以的。(我总觉得社心20年不会出简答题了,但我担心万一考了)
05
五统计,我前面说了,行为科学统计精要+舒华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足以。
06
六实验,网上推荐的是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这个还行吧。具体实验部分主要考选择题,每年好像就几道吧,我自己没有统计过。(无意识知觉,记忆,注意)这些可以看看,其他的可以不看,郭的具体实验部分,有些实验有些难懂,需要仔细想,但你仔细花时间想通了,可能对于考试也并无助益,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高分,把这个目标放在首位吧,对于要如何在具体实验部分挑选出要看的东西,我的建议是:(1)买一本大纲解析,粗略的浏览一下大纲解析上面提及到的实验,一般来说,大纲解析的编写者为了保险已经把要考的实验的范围扩大了,如果上面都没有的一些具体实验,你可以在课本上面忽略它。(2)更重要的是,善用真题,你做做题就知道具体实验部分考哪里,怎么考了。我自己在实验上面也下了比较多的功夫,但今年实验大题考的比较简单,但我好像做错了,要等到今年的官方答案公布,我才可以确定我做错了一部分。我今年复习实验,还看了朱滢的实验心理学和白学军的实验心理学和郭秀艳的基础实验心理学,也浏览了坎特位次(名字记不得了,他的书有名,经常上推荐榜)的实验心理学(主要是每章的从研究到细节,就是设计实验的例子)朱老师的书,前面几章可以看看,白学军的书,感觉是集合了几本实验心理学的内容,实验设计尤其是准实验设计是比较翔实的,但准实验n多年前考过一道简答题之后,这么多年也没有风声了,不过它里面比较详细的讲了交互作用图的各种情况(18年简答)郭的基础实验心理学可以补充一些具体实验部分,印象中主要是记忆那一块的具体实验,但这个其实真题答案解析里面也会做补充,感觉没必要买,感兴趣去图书馆翻翻吧。
这3本书硬要只推一本,我选择白学军的实验心理学吧,我在Cohen的心理统计学(我粗略的看了,没必要看)发现了简明的交互作用总结图,也附在最后吧,总之,实验好像看郭秀艳就可以了,实验设计的做题能力,好像只是看书,看具体实验部分,好像也提高的不明显,可能多刷一下题就知道套路了,听说西南大学的学硕考挺多实验设计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找到西南大学的试题刷刷。我还在爱课程app上面看了北大吴艳红的实验心理学,老师讲的不错,可以看看,没时间看也无所谓吧。
07
七测量,标准参照测量从来没有考过,具体测量部分不用看,背大纲解析就OK,我看了戴海琦和郑日昌的测量,然后发现只看戴老师的书就可以了。本段好像一直在实验部分唠唠叨叨,主要是实验让我有些头疼,大头普心主要靠背,统计看了我推荐的书,可能也很easy,所以就在实验部分啰嗦了一些。
真题
接下来,我谈一谈我对使用312真题的看法吧。在多数人的认知里面(包括之前的我),真题是用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的,要留到复习的比较好之后,再开始做真题,做的好就欢喜,做的不好就哀愁。然后,我二战看到一个帖子,将真题主要用来标记考试重难点,来提醒自己该往哪里使力,然后我就有些惊醒了。
我经历过一战,已经知道312大题的知识点重复率是很低的,甚至有些知识点出现过一次之后,它相关的知识点就没有出现再大题里面了,比如说有一年考了内部言语的特点,以后就没有出现过对话言语的特点这样的大题。312大题有些时候是有些意想不到,但好像又有某种规律,你是可以把每一年真题,考过的选择题,大题标注都在大纲解析的相应位置,比如说,我在知觉的理解性旁边标注07单选,17单选,在知觉的组织原则那里标注14简答,通过这样子做,我好像体会到312命题的某种规律,我就知道在什么地方该多用些力,什么地方少用些力。比如说,知觉的组织原则已经考过大题了,我背诵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用心了,而自我决定理论在选择题里面出现多次,我就重点背了,然后今年考了!
诚然,普心是基本需要全本背诵的,但你要巧使力,考试前的那个晚上也需要重点关注某些知识点。另外,我发现312大题考理论居多,所以我基本把大纲解析上面的理论都背了,额,我好像有点草木皆兵了吧,哈哈,总之,通过标注真题,你知道那些地方可能只考选择题了,那些地方考大题的可能性更高,然后你对选择题和大题的知识点熟识程度的要求可以是不同的,选择题可能再认就好了,大题就需要好好背背了,也就是说,你要按照题型去准备考试,合理的分配自己精力。
心态问题
然后,我在谈谈心态问题吧,考研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漫长并且有些枯燥的过程,我个人而言好像越到后期,越怀疑自己的能力,越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知道自己不足是好的,只是一直去埋怨自己,悔恨过去的自己没有多努力,这样的心态带来的更多是心理痛苦而不是进步。
心态调节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我个人推荐2本书吧:《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本书的主要案例是一个由于学业压力诱发抑郁症的女孩,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些影子)和《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我目前只看了这一本关于正念的实操书,某些部分有些啰嗦,但总体而言不错,我复习期间是每天做3次正念的,就在图书馆里面做,我个人想学习的方向是咨询心理学,所以考研期间看了一些咨询书籍,额,这些书对于调节我自己的心态也挺有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时间极限,网上可能流传着一些学习时间很长的复习神话或者在你的印象里面,考研复习就是要废寝忘食的学习很长一段时间,我知道有些人的个性是可以从早上8点学到晚上11点的,但我个人的情况是学习超过一定的时长,就烦躁头晕,一个字也看不下去。我的复习时间安排可能看上去没有那么拼命,但其实我已经在自己可以的范围内去最大努力了,我做了适合自己的事情,然后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复习时间安排
我这里简单说下我的时间安排吧:我8月开始准备二战,9月正式进入状态,9月正式进入状态后,我的复习时间是:早上8.20-11.30复习,中午1.00-2.00,我不午休,但是看咨询书籍放松身心,下午2.10-5.00复习,晚上6.30-8.30或者9.40(我隔一天跑一次步,跑步的时候8.30就回去了),然后复习的时候,我基本复习1个小时会休息10分钟,然后早中晚我都各用20分钟做正念冥想,然后我学习5天就会休息一天去爬山)这就是我的时间安排,可能在有些人眼里是比较松的复习安排,但是这的确是我自以为的最大努力了。我希望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安排,如果你是可以长时间复习的,那就去长时间刻苦学习,如果你和我一样耐力欠佳,那这样子走走停停的复习可能也不错,总之,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去最大努力吧。
择校相关
最后,我谈谈择校问题吧。经历2次考研,我越来越觉得选择和努力都很重要。我二战上了武大马院,可是我一战353,武大马院18年的复试线是350并且没有刷人,有些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去年选择了武大马院而不是华南师大,我是否就不需要二战了呢,我的人生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年我知道的其他小伙伴,有初试401,但英语58无缘华中科技的,有初试409,浙大复试被刷的,还有考了368和375的小伙伴都无法进入华南师大复试的。
有一部分同学在择校的时候可能看重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学科评估可能更多的代表了这个学校的科研实力吧,如果你本身就不热爱学术科研,或者说像我一样想读咨询心理学,那么真的有必要去冲击华东,浙大,华南,北师大,西南的学硕吗?如果你的英语不是那么稳,是否要去冲击自划线的34所呢?心理学院校不仅仅是大家老生常谈的那几所,有硕士点的院校很多,做适合自己的选择吧。嗯,心理学科研实力强的院校,复试可能更加重要,所以如果你选择了它们,那可能早点着手准备复试,用心准备复试更好。
希望各位都顺顺利利,一战的同学一战就金榜题名,准备要二战三战的同学,做出了决定就去实行,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缓解自己的焦虑担忧和压力。
新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最基本的特征是一个老师专门辅导一个考研的学生,区别于学校中的很多学生听一个老师讲课的大班上课形式。从教育的本质看,只有互动才能够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而一对一是教育能够互动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大班上课形式,互动很难有效展开。正因为如此,在传统学校教育课堂之外,新祥旭大力推广一对一辅导的教育培训模式。人们常说的一对一辅导全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是由专门的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并由每个学生所配备的教学团队加以实施执行(包括一位专业教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潜能开发专家+励志拓展专家+专职班主任),通过全方位、策略性地辅导,不仅使学生掌握一种切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改善不良学习习惯,稳固提升学科知识,而且在树立自信,完善人格、为人处事等方面均得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