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历
我大概从大一一入学就下定决心要考研,所以从大一下开始每天早上坚持背英语,这过程中顺带着把四六级过了。从大三开始天天逃课去图书馆(有得就有失,大一大二时候好好学,专业奖学金以及国奖也都拿过了,从大三开始就只求不挂)。当然你逃课最好能给老师说一下,我觉得大部分老师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个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中午睡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从大三下开始强度逐渐加大,到大四上(基本十一月左右)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半睡觉,中午睡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最后一战的成绩也还行,370,排名第七,虽然遗憾未能进入复试但我还是从这次失败中收获了信心。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我完全有实力跟那些高手般般手腕。
二战我是从大四毕业(六月份中旬)开始的,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学习,如果某一天状态不好我会给自己放会儿假,但不允许自己一天都不看书,因为我怕内心的那口气松点。强度也是慢慢增大。一开始我是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八点半离开图书馆,中午睡半小时,然后每个月早上都会提早十分钟起床,晚上推迟十五分钟离开图书馆(让自己的身体也有个适应的过程),这样到十一月基本就用尽全力了,到十二月中旬左右再慢慢回收,调整作息,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双源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02 (全日制)脑肿瘤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03 (全日制)肿瘤多模态分子影像研究
04 (全日制)癫痫多模态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05 (全日制)创伤应激障碍多模态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06 (全日制)肝性脑病多模态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07 (全日制)肝、胰、肾疾患的影像学研究
08 (全日制)妇科疾患的影像学研究
09 (全日制)肿瘤与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10 (全日制)超声造影及靶向造影的研究和介入超声研究
11 (全日制)医学图像处理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二、初试复习经验
1. 政治
政治我觉得8月底9月初开始刚刚好,也就是这个阶段;我是按照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的顺序复习的,等到十一放假的时候保证马原结束,史纲开个30%,先史纲后毛中特的顺序不能乱,网课视频的话我推荐上课跟徐涛2倍速,等到11 月份差不多四门都快结课的时候跟的刷题班,两个加起来效果王炸。课本可用肖大大的、徐涛的,我推荐背诵的时候用风中劲草,练习题其实我不太推荐肖老师的1000题,去年我也买了,但是基本白着,而且我觉得1000题是那种时间特别充裕的用来刷的,倘若你刷三遍肯定选择题底子贼好;但是对于追求性价比的考生而言,就算你查漏补缺,但也浪费时间了,有那个时间不如复习英语和专业课,中午吃完饭午休之前看个技巧课,自己总结一下技巧还有经典错题。
考前冲刺的时候,除了肖四肖八,把市面上的预测卷的选择题都做一下,有徐涛8套,蒋中挺5套、任汝芬4套、米鹏3套,这些我去年都做过,感觉还挺适合考前补一些小的知识点,一定要总结自己的错题!
分析题背诵认准肖四不动摇!有时间可再补充一点徐涛的20题,我去年也捎带着背过,而且自己综合这几个整理出自己的针对易考知识点的一份模板。英语 不要死盯着背单词!每天背单词别贪多,养成习惯,且单词要放在语境中,就算你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但还只是个单个单词,我是每做一篇阅读就整理单词,然后记住其生僻意思,以及它的用法,额外整理一份是因为真题卷是要做很多遍的,而且是精读的,我用的考研真相,市面上还有黄皮卷,做哪个都 OK,主要是多总结多回顾,这六个字放在无论哪个学科均适用。
2.英语一
其次是201英语一,对于英语,阅读理解是分值最高而又最容易得分的,所以我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阅读理解上是完全可行的,在练习阅读理解题目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了对单词的记忆,还加强了对文章的阅读能力,这对于读懂其他题型的文章十分有益。其次重要的是作文,小作文是书信或者告示,而大作文是漫画作文,在对作文的复习上,最有效的办法是对往年题目进行分类,将每个类型的题目进行总结,每个类型都整理出一些自己惯用的句型或套话,并多加练习,以便在考场上无论面对什么题目都能发挥得很好。至于新题型、翻译,都是读懂文章基本上就能做出来,所以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及对语法的掌握能力很重要。而完形填空一共10分,每个空0.5分,主要考察词汇辨析、词组搭配、语法句法,难度较大、分值较低,所以考试的时候留在最后做比较好,免得因为完型耽误太多时间而又不得多少分。最后,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做模拟题,真题才是最好的模拟题,真题至少要做上3遍,确保能读懂阅读理解的所有文章,搞懂每个题为什么选那个选项,再好的模拟题,和真题命题的方式也不是相同的,过多的做模拟题可能会导致做真题及考试时思路跑偏,适得其反。
3.专业课
得西综者的天下不是说着玩玩的,西医综合是我们真正提分的科目,西医综合考不好会影响我们的整体分数,没有西医综合低于200分考研总分还很高的,想考到360以上的分数,西医综合一定要到230分以上,对于认真复习的同学来说这并不难。西医综合全部为选择题,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主要以理解为主,因为最近几年题目出的很灵活,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答案,需要同学们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推导
西医综合复习的重点是内外科,分数能占到总分的一半以上,因为专硕主要是临床应用,所以近年来病例分析题目的比例占比越来越多,需要同学们灵活的应对,但是对于还没有上临床的本科同学来说,很多人都是逃实习来复习考研,所以对于这部分病例题很难应对。一个例子是2017年有一道很有争议的吞枣核的病例题,治疗上选口服液体石蜡油,这就是临床应用很常见但是同学们并不熟悉的地方,所以对待内外科的复习要十分重视,并且要搭配临床应用知识进行复习。
对于生理、生化、病理这三门基础学科来说,生理是很难的,要进行理解记忆,把那些重点难点,比如动作电位、血液循环、消化道生理、肾小球的功能这些重点要多花点时间进行理解记忆。做好自己的标记,生化和病理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只要把历年考察重点和隐藏考点掌握即可,这部分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西医综合的历年真题很重要,吃好真题就能掌握220分的内容,但是真题题量也巨大,每一道题可能你自己找不出隐藏考点,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助才能完全掌握。但是全部真题也必须要全部掌握,因为到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重点不是原题出现,就是换一种说法和病例重复出现,如果不掌握已考的知识点,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吃亏的。
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内容多,复习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内容,这一点不用担心,在脑袋中有个印象第二轮就会快很多,并且有了基础也可以通过真题来复习。只要按部就班的一轮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掌握清楚并不难。建议第一轮9月底结束,第二轮11月中旬结束,主要以真题和重难点知识点为主。第三轮11月中旬到考研前,把前期画在书上和笔记上的重点进行强化复习,用套题的形式查漏补缺,记忆边理解。因为后面政治的花费时间就多了,所以西综和英语在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如果到最后西医还没过完一遍,到了后期你会很被动。
眼看考试就要到了,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复习得差点东西,就决定要不要在最后几个月里找个考研机构冲刺复习一下。一开始我是准备报个班的,但是也有学姐告诉我现在复习已经到尾声了,跟班学习已经没什么用了,然后给我推荐了新祥旭,说是一个专门做一对一辅导的机构。考前的一对一指导的确作用非常大,因为老师是东大心理学的直系学长,所以帮我很好的完成了考前的查缺补漏,讲课非常有针对性,完美解决了我之前复习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在复试方面,辅导老师很细心的帮组我进行复试前的咨询和往年来复试的题目和最新的热点新闻都帮我过了一遍,虽然复试路上有点小问题但是还是很顺利的过了面试,这里很感谢新祥旭老师。
三、最后
总而言之,考研对于我们而言,是人生成功的关键一步,因而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付出最大的努力,树立必胜的信心;同时我们也要坦然面对,一战失利,不可气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上是我考研的经验,望能够给予后来者启发和裨益,实现自身的考研梦想,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