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考研路上受到了很多考研前辈经验贴的帮助,我也因此顺利地考上华东理工,在此对考研前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为了将师兄师姐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我在此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验,算是抛砖引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参考哈!
介绍一下个人情况。本科一本双非,考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与化工,初试总成绩360+,现已被录取。
考研之前,我认真地问过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因为本科出身不好吗?是因为材料专业女生不好就业或者就业薪资低吗?是想有更好的职业选择吗(因为好多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是因为想继续学习深造吗?我的原因大概很简单,我想有更好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就拿线上辅导老师来说,本科和硕士都可以应聘同样一个岗位,但硕士显然有更好的薪资待遇和升职空间。所以这就是我选择华东理工大学的原因。
这个学校属于上海的211,档次明显比本校好太多,而且地处上海,未来的就业发展肯定比二线城市要好。其次,这个学校非常保护一志愿考生,不允许外校调剂,甚至不允许学硕调剂专硕。大家没有经历复试不明白这究竟是多大的优点,今年有学校将调剂生和一志愿考生同时复试,意味这你的竞争对手变得非常多,如果你分数不高,肯定被刷。最后,这个学校的810专业课每年变化不大,找准方法,找好资料,120分以上稳稳的。如果找学长学姐一对一辅导,毫不夸张地说可以在最短时间获得最高分数,个人体验过新祥旭的,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
一、初试备考
先说一下两门公开课,其实这两门我考的很一般,和大神完全不能比,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一点经验,所以还是说一下,这个大家就仅做参考就行。
英语
参考书目:恋恋有词(星火、红宝书等都可以)、张剑黄皮书英二版、王江涛作文英二版
单词:英语的话,单词一定是最重要的。这个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技巧,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每坚持被单词就行了。
阅读:暑假开始做,黄皮书里面的阅读150篇可以拿来练习,大概9月份以后再开始真题阅读吧。阅读做题顺序:阅读第一段,阅读题目,带着问题返回文章定位。先读题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能提高做题的准确度。所以一定要先读题再读文章。每一道阅读题都是有考点的,定位到考点,把题做出来就可以了。
作文:作文考高分其实没那么难,两招就够了:背诵+写作,每天坚持背、写各一篇,持续20天左右应该就差不多了。一定要背整篇,因为要有个框架,然后才能根据这个框架修改句子,等你熟悉整个写作过程,找到写作感觉就好了。
政治
参考书目:考研政治大纲解析(9月出)或者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全是选择题)、疾风劲草(易记的知识点)、肖秀荣最后八套卷、肖秀荣最后四套卷。
政治开始太早完全没有必要,考华科这种水平的学校,一定要合理利用时间,好钢用在刀刃上,这门课拿到60分以上即可。我是10月开始复习政治的。大纲解析和肖1000配套着来,看一节大纲解析,做一节肖1000的选择题目,这个过程大概要一个月。然后开始看疾风劲草,重点记知识点。然后开始每天一套肖8,最后就等肖四出来狂背就OK了。
然后是数学和专业课,这两门就是重点了,要想考华东理工,就要靠这两门大科拉分,所以这两门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数学还好说,尤其是专业课方面,收集资料非常重要,这里特别强调一下。
数学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教材上下同济第七版、线性代数教材同济第六版、概率论教材浙大第四版、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及配套题册、660题、05年以后的真题。
考研复习从三月中旬开始,由于我本科基础不太好,就是这三门课平均66分左右的水平,前期主要是看高数、线代、概率论的教材概念,每看一节做一节习题,一直到五月底把教材很细致地过了一遍,感觉基础概念掌握得很好了。
六月份到七月份前期,因为期末考试和实习所以复习时间不多,就背了一下英语单词先打一些基础。20号开始做第一轮李永乐复习全书,大概用了50天的样子,虽然之前已经看了一遍教材,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咋这么难),因为数一的内容真的十分十分十分多,看一遍根本记不住,更别提灵活运用了,所以这个时候不要停,马上开始全书第二轮。第二轮就比第一轮快多了,大概20天左右就OK。第二轮结束后,开始第三轮,第三轮主要是刷全书上的错题难题,所以大概一周就解决了。
到了10月20号,这个时候离考试还剩两个月的时间了,是时候开始刷真题了!因为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历年真题,这本书前半部分是历年真题,后半部分是把历年真题分章节划分的。我先刷的后半部分,因为可以再巩固一轮知识。然后开始刷前半部分,建议从05年一直往后刷,因为这样可以让你更好地感受出题的规律,不用担心刷卷子的时候会让你想起来后半部分的内容,因为你之前不会的问题再遇到还是不会,就是这么真实。
专业课
我的专业课是810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建议有高物高化基础的同学都选择这门专业课。在试卷上面,高物高化分数几乎是对半分的。主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复习重点应该放在选择题上,主要原因如下。1.选择题答案客观,不存在压分情况。2.大部分高物选择题出自高物习题集内,容易复习。3.选择题题是最开始的题型,做好了有助于整场考试心态。试卷的难点一般出现在简答题上,其中,高化比高物的简答题简单一些,着重看历年真题即可。高物简答题题型多变,涉及图形分析,需要认真准备。计算题不一定考,占比约为10分,一般计算较为简单,理解各概念即可,考前过一遍各类型计算题就行。对于高物习题集我的方法是,反复刷题。我的高物习题集,刷了2遍,又买了一本新的没有答案,重新刷了2遍(这个方法很有用)。每个选择题,我看一眼就知道答案。高化的简答题主要背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考点,两天背一遍,任何时候,开个头我都能流畅地背出来。(别问我有这么多时间刷吗,问就是挤挤时间总会有的)
二、复试
今年复试情况有点复杂,采用的是双机位线上复试。今年专硕的报录比大概在1:1.3,初试复试比7:3(往年5:5),整体难度适中。复试内容上面取消了笔试,每个人复试时间20分钟,第一板块:英语专业翻译,大约两句话(10分/100分)。第二板块;老师提问,即专业知识考核(80分/100分)。提问内容完全随机,老师想到上面就问什么。但是总体有以下四点特征:
1.问题偏重于初试的专业课。比如四种聚合方法的对比,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概念等
2.与你个人的自我介绍有关,比如我说我发过文章,老师问那些文章是SCI期刊。
3.你的本科毕业设计会涉及到,几乎每个人都被问到毕业设计相关问题。
4.每个老师的问题偏重点不同,互相不关联。但一个老师的多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他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根据你上一个回答内容提问的。(所以,知道啥说啥,不清楚千万别说,给自己挖坑)。第三板块:在校经历(10分/100分)。这个版块不会专门提问,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判断。自我介绍一定要按老师想听的写,一定请有经验的人帮助修改。
最后,祝大家披星戴月,满载而归。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新祥旭上海考研和上海考研辅导班,每天不定时更新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