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对于2005年之前真题的阅读部分也可以做一下)+墨墨单词app+何凯文长难句+王江涛作文+唐迟阅读课+宋逸轩完型课
2)长难句(翻译部分也只是听了长难句的课程):长难句部分我是放在最开始学的,主要是听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课程,对于他的每日一句偶尔会看一看,在听长难句课程时,会按照学到的方法找几个句子课后复习。
3)阅读:阅读是英语考研的主要拉分项,每个选项2分,比完型填空的性价比高太多,开始时推荐听一下唐迟的课程(我是听的老题强化班),感觉更系统,后面的按照年份进行讲解的课程不用全部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来理解一下。虽然唐迟的课确实不错,但是强烈建议不要沉迷于听课,英语阅读最终的目的是读懂,不能完全按照老师教的解题技巧。
4)新题型:新题型部分有三个类型,我们今年是比较简单的小标题,排序和七选五的题目会更难,我跟的是唐迟新题型串讲,然后主要是做题,还是需要把三种题型都认真训练,比如去年考察排序,很多同学猜测今年考察七选五,没想到是很简单的小标题类型,因为题型不熟悉导致丢分就很可惜了。
5)作文:一开始听王江涛的课程,准备大作文和小作文各背诵10篇范文,尝试了好几天发现根本背不到滚瓜烂熟的程度。于是听从同学的建议,选择了最经常考察的四个模板,分别是个人品质类、环境保护类、文化生活类和科技产品类。很多老师宣传作文使用模板很难得高分,我的建议是可以在作文中加入和自己生活有关的事例模板,比如我在个人品质类的模板中,准备了挑战自我去参加演讲比赛的事例,今年正好考察到了习惯这一主题,就可以说养成了挑战自己的习惯,然后赢得比赛。所以作文基本上相当于把背下来的模板摘抄下来,这样就有很多时间去做阅读和新题型。
6)完型填空:因为完型填空的分值太低,我考场上把这个放在了最后,平时准备就听了宋逸轩的完型填空讲解。在正式考试时,做完型距离考试结束不到8分钟,所以大部分的题目都是猜的,比起认真做可能会少2分左右,但是为其它题目争取了时间,还是值得。
2、政治政治的时政性很强,想得高分必须重视这一部分。对于应届生,建议在暑假时开始复习政治,参考书可以用肖大大的精讲精练+1000题,政治我为了省时间也报了新祥旭辅导班,配合1000题刷2遍以上效果比较好。政治的后期更为关键,特别是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出来后,对于肖秀荣八套卷一定要重视选择题,材料题有时间可以看下或者写思路。等肖四出来之后,关键在于背诵后面的材料题,肖四押题从内容上还是很准确,有些题目即使不是原来的问法,在考场上也是综合在一起进行考察。另外,今年的材料题给分也出现了层次,很多人政治接近80分,也足够拉开差距,如果不会分析材料的同学可以听下主观题策略班。
3、专业课专业课是阿拉伯语基础与应用,阿拉伯语、汉语综合,主要分为阿语基础,文学文化,语言学以及翻译写作这几部分,另外因为阿语相对较难,因为阿拉伯语(标准语)跟别的语言都不能一起比较,是一种外文的文言文,所以个人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复习,多刷点题,练练,尤其是基础薄弱点的同学可以早点开始复习,或者跟一个班学习,。阿语基础,都说阿语“难”,其实个人觉得这种“难”主要在于从一个“陌生人”向“初学者”转变上的“难”,不认识字母,不习惯发音,不了解语法;这些每个语种都有,只是阿语尤甚而已。等你过了这一关就会发现,比起英语法语来说,阿语其实是一门语法严谨,发音标准,“少有惊喜”的语言(当然各地的土语又是另一回事了,不过咱还是先把标准语解决了哈——)基础教材推荐《新编阿拉伯语》(黄色的那本)或者是新天方的阿拉伯语初级教材,新天方的初级教材里挺多诗歌和儿歌,学发音和单词挺好用的。另外如果英文基础不错也可以用《Arabic for dummies》。语言学,我买了学姐的全套的语言学的资料,共十本,收获很多。语言学自始至终都是复习的重点,三四月份先是看了一遍课本,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配着汉语版的看一遍,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开始第二遍,打印了学姐分享的配套的题和资料,然后看从学姐那里买的资料书,也是和戴维栋这本书配套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题。有的章节不太好理解,看了三遍才理解,课后题也要做,开始背之前书看了3遍。八九月份开始背的时候是直接拿着书背的,也没有必要做笔记。一遍又一遍的过,到考试之前我背了有七八遍左右,犄角旮旯都不放过,尤其是那些例子,要背的很熟悉。在背过几遍全书之后默写出一份框架笔记,帮助理清思路。再后来看着课本的目录,凭目录回忆这一节大概都有什么内容。此外还简略看了看星火的语言学,胡壮麟前五章以及最后一章,还简单看了一下陈新仁的语言学的圣才笔记,整理了主要语言学流派,还有陈新仁第一单元的语系之类的。看了真题,把往年不会的题弄明白,自己整理下来。考前我还对照的资料书上的重要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进行默写。文化文学,用到了《泪与笑》《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阿拉伯文学大花园》《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传承与交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以及相关纪录片等等,前期先粗略的看了一遍,后期注意力就主要放在大的框架上,背辅导习题集,把能搜罗到的名词解释自己整理下来,都背过三四遍,按时间线整理好主要的流派,每个流派的主要特征,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等之类比较大的问题,整个大概背了三四遍。然后是翻译和写作,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积累人家的好词好句,然后早晨多读读背背,自己学着会用。翻译有时政和散文两种,时政打印的一些ZF工作报告和联合国秘书长讲话。散文每篇文章先自己翻好然后对照书上的译文,标注一些特殊用法之类,同时整理笔记,记下一些常见的用法等等。练习翻译的质与量都很重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天和昨天或许感觉不到有任何的进步,但是三月份和十二月份之间的进步还是可以体会的到的,坚持就是胜利。写作部分第一就是对阿语单词的记忆,这个在学习基础时就应该打好,此外大家要看一些中阿相关的文章、阿语频道的文章,是有帮助的,写作时尽量不要出现语法错误。可以看看新闻性问题,或地区比较核心的问题,多去阅读,积累词组、知识点等,写作时能迅速反应过来,例如看到类似的新闻,大家可以用来做练习,这样多加练习,在考试时就不会因为过于紧张时间不够,发挥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