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
政治相比其它学科是一个不用特别焦虑的学科,按部就班的复习,最后的成绩要比想象中和模拟中好!
英语一
我的英语成绩70+,和许多英语大神相比,自然不算高。可是我的英语一直不好,我的经验可能更适合于英语不好的学弟学妹们。下面我将分几个版块来介绍:
Part1:单词
单词当然越早开始越好,考研大纲词汇5500,不是特别容易就能背完并且记住的。市面上的单词书很多,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何凯文老师的1575。其实,你背谁的单词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背,还得反复背。
Part2:长难句
长难句我跟的何凯文老师,考研前我只知道主谓宾和主系表,考研真的让我的语法知识突飞猛进。长难句重在分析,可以把语法书上典型的句子多翻译几遍。每天可以读一个小时的句子,别一上来就背单词,很容易烦躁的。读句子的话,可以读真题,也可以读何老师的每日一句,贵在认真坚持下来。
Part3:历年真题
真题真的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近三年的,别留着模拟了,到考前市面上的模拟题够你用。真题我是从2000年的开始做,前10年的真题可以做一遍,2010-2015的真题做两遍,2015-2020的可要做三遍。英一做完了可以买英二的来做。
①阅读:占总分的40%,当然这也是最早开始准备的,前期可以每天做一篇,仔细分析一下每一句的成分,最好把整片文章翻译下来。再分析选项,正确以及错误的原因。(阅读我跟的唐迟老师)
②完型和新题型:这两部分我是跟的宋逸轩老师,新题型全对。完型我也记不清了,都是5分+,因为我是最后做的完型,三五分钟过一遍就把题给做完了。
③翻译:翻译的方法和阅读一样,逐句翻译。
④作文:作文毕竟30分,算是投入时间最短提分最高的部分了,作文我跟的李旭老师。小作文最重要的是写,你背了模板当然要练了,我考前小作文大概写了15篇。大作文当然也有模板,我考前也是写了十来篇,何老师到后来有万能模板的,我同学用了,评价还行。
整体来看,英语的复习就是坚持,不能断,因为一旦停止,就是去手感和语感,如果英语不错可以减低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但是不能不学习英语。如果遇到瓶颈期,也不要担心,这是必经之路,真正考试之前,错多少题都没关系,保持积极乐观,最后会有好成绩的。
北外的国际法研究生相比较传统的五院四系来说简单很多,并且要求用的参考书目也主要只有三本。不过北外并不公布以前的考试真题,而且所给出的参考书目也仅仅说是参考之用,完全是一头雾水,有一点担心。经人介绍报了新祥旭专业课一对一,老师给我列了三本书,都是之前考的比较多,全程有三个阶段,跟着老师走还算比较轻松。看书时在比较三本书后,决定从国际公法开始,然后再看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因为,国际公法相对于另外两本书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并且与另外两本书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关联性并不是特别紧密。开始看书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的,总觉得知识点太多,也抓不住主要的知识点。只能每天就是按计划看书,每天要有一定的进度,同时要做好详细的笔记,然后第二天的时候,要进行朗读和背诵。基本上,一本书大概不到一个月就能够看完了,并且笔记也是比较详细的,主要的知识点都做上,有一个框架和脉络。然后,就是接着看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跟复习国际公法的步骤一样,做好笔记。
看完第一轮后,就开始准备第二轮复习。次轮复习要在第一轮的基础之上,能够对书中的知识有个概括性的掌握,可能会对比较细的知识点掌握不好。因为第一轮对书中知识能够有一定的基础后,开始倒序的复习。主要的就是看书和笔记,同时就是做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能够串连起米,整理出脉络。本轮的复习速度就快了很多,一方面是时间比较短,其次就是之前已经有了基础,看书就比较快了。三本书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看完了,基本上已经能够掌握书中大部分知识了。同时,需要辅助大部分的习题,能够把书中的知识点实际写出了,并且能够知道知识点的出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最后,就是在考前的一段时间了,大概就剩一个月左右。本轮基本上都是背书中的知识点,对书中的主要知识点能够完全掌握,也知道如何回答类似的试题。同时,比较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写写试题,此阶段就不是第二轮熟悉考题了,而是,当做真实的考试,写写相关的题。基本上,对书中大部分的知识点能够完全掌握,对次要的知识点也能够熟练。另外,需要注意最近几年国际和国内发生的主要国际法相关事件,结合书中的主要知识点,能够分析事件,把握其中的国际法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