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21年苏州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及辅导班推荐

新祥旭考研陈老师15871412717 / 2020-12-07

 一、开篇语

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好!很荣幸可以将我考研时的一些经验总结与大家分享。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仅为我个人备考期间的学习思路与方法总结,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将本人的经验作为一个参考,多摸索多尝试,毕竟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只有真正开始着手做了,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有所进步。

下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关于择校与专业;关于复习安排;关于应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择校与专业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决定考研后困扰了我很久。

先说择校。很多人都说苏大难考,也就是报录比低,且报考人数和分数线年年只增不减。我开始也被吓住了,总感觉考不上。即使涂老师、茆老师多次给我打气,我也还是觉得自己不行。

后来终于在大三下学期,我趴在图书馆桌上突然反问我自己,为什么苏大不行,哪里不行?于是顺势拿起纸和笔,把各科我能够到的分数罗列了一下,最后相加,竟也有390多分。

再对比苏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主要是古代和现当代),完全是够到的。于是我便正式决定考苏大。这个问题说明,当我们在做决定时,不要总是想当然地给出一个不负责任的结果,不如把问题拆解开来,认真分析,最后才能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果,也是对自己负责。

另外,择校时除了报录比,更重要的是考试题型。以苏大和扬大为例,苏大科目一考小综合,四门专业课各一道论述题目,因此考察内容更广泛,需要考生对整个文学史掌握清晰脉络,厘清发展脉络;对于一些细节知识点考察倒不多。

反观扬大,科目一只考古代文学一门,题型多样,包括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且考察较仔细。若与苏大相比,综合能力不需太强,主要以背书为主。对我自己来说,苏大题型显然更适合我。原因在于背书对我来说太难了,我更乐意看完书自己在草稿本上画脉络图,找出各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而且只复习一门实在太枯燥了,很容易就会进入懈怠期,加之我对外国文学和现当代及文艺理论都有兴趣,复习起来倒也算苦中作乐。在一般人眼中,扬大一定比苏大好考。但我认定,我考扬大一定考不上;考苏大倒还有希望。有时候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会受选择的影响,若选择错了方向,再有能力可能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

再说到专业,前面我也说过了,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等我都很喜欢。论作品,其实我看现当代和外国文学更多,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古代文学专业。一开始,我很没有信心,因为我认为我并不擅长古代文学。

但从应试角度,初试四门专业课都要考察,那我自然尽力也要把古代文学学好;再从报录比角度,古代是招的最多,分数线也相对低一点的;最后则是长远考虑,我认为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基础,既然我接下来要一直同中文专业打交道,我一定得学好古代文学,打好基础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复习安排

复习时,我认真准备要算从大三下学期“入驻”自习室开始。这里先给各位一个强烈建议!大一、大二该干嘛干嘛,多看自己喜欢的书和电影、多旅行、多看展,总之尽力开拓自己的眼界,发展自己的兴趣。

真正让你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吸引老师眼球的就是你平时积累的“物料”。所以前期不要太功利地对待考研这件事情。接下来我主要就复习所用教材、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作一个简单介绍。

1. 教材

苏大没有指定教材,我主要用的版本是本科所用及老师推荐为主。古代文学用的是袁行霈版和游国恩版本;现当代用的钱理群版本和朱栋霖版本;外国文学用的朱维之版本和蒋承勇版本;文学理论用的童庆炳版本和鲁枢元版本。

我复习时基本就是每个学科的两个版本都过了一两遍,相同知识点在不同地方看到可以记忆更加深刻(杨老师语),而且也可以互相补充,形成一个你自己整理出来的答案,而不是光靠硬背书记下来的

2. 学习方法

从小到大我也算是一个热衷于方法论的学生,很喜欢看学霸、研究人员分享的学习方法,也算是投机取巧吧。大家平时可以多看看B站和YouTubeTED演讲和名校同学的学习分享(此处推荐John Fish),既能学英语,也算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吧。

但是方法是建立在你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的,它的作用是使你学习更有效率。对我来说,我就是不会去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在通读教材后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一遍,或者是在笔记或草稿本上画出导图。

正好可以说到笔记,我以前是一个记笔记狂魔,还被茆老师笑了好久,后来我才反省,笔记不是为了好看整洁,而应该作为你复习的提纲,加深你对知识点的理解的,切忌抄书行为。

再说到记忆方法,其实就是边学边记,多重复几遍。就算有些东西你一遍就记住也是需要不断复习巩固的,这样你在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不至于一紧张就忘掉了。

这里很感谢新祥旭的茆老师,我是报了新祥旭的考研一对一课程。相比于大班课,一对一的优势就是针对性强,让你把时间和精力只花在自己薄弱的不懂的点上,可以在短时间里有比较大的提升。

选择新祥旭也是看中他们已经做了十几年的考研一对一了,在师资方面是最好的,安排的都是你报考院校专业的直系高分学长学姐,在专业度方面一骑绝尘。

3. 时间安排

关于各个科目的复习时间安排,我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只是大致分配了一下。英语和古代文学算是最早开始的。英语开始以阅读为主,先自己做了05--10年的阅读理解,每天一篇,不求多,重在完全咀嚼完学习内容。

刚开始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力求10--15分钟间完成一篇。这种方法当然是错的,完全浪费了真题的价值。阅读理解的第一目的就是要做对。一开始词汇量不够,做题套路也没掌握,能做完就不错了,千万不要对自己太狠。

一篇阅读理解做完对好答案可以自己先找原因,再听唐迟的讲解,个人觉得效果很不错。把05--10年阅读做完两遍后我才开始做后面年份的阅读,效果就好多了。

另外,单词我也是不背的,我觉得背单词很反人类。我一般就是把做题时的单词记到单词本上,用牛津词典将英语解释和一些例句抄上去,每天读一遍。单词书作为我检查自己单词量的工具,按杨田田老师的方法,每天过1~2个单元即可。其他英语题型我是10月份末才开始练习的,难度不大。作文自己多练手,没背模板。

古代文学以及其他专业课就是每天交叉着看,至少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政治我开始的晚,一开始速度也慢。后来和其他同学交流完才发现自己真的太慢,才加紧了。

不过政治在后期我还是投入了很多时间的,虽然分也不算很高,但好歹没拖后腿。到了11月份以后,我就开始背背背,政治为主,一些必背的专业知识点(如诗词、书的版本是不能瞎诌的,必须背下来)

顺便每天读几遍英语阅读理解,尤其是其中的经典句型。考前把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也再过了一遍,必须保证考到这些不熟悉的内容也能出点东西来。

、关于应试技巧

既然是考试,那一定是有技巧的,一言以蔽之即是“从已知推未知”(茆老师语)。当你拿到一道题,恰好你又不太熟悉,那千万不要慌乱,尽量发散思维,从你熟悉的内容下手,总能找到突破口。

以我考研时的古代文学专业题为例(若有专业性知识错误请大家指出)。今年我们考到了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的观点及其对后代诗坛的影响。《论诗绝句》文学史上只有短短半页纸,我当时就看了一遍,只隐约记得几个关键词:真情、自然,大致倾向是崇唐抑宋的。

但是金以后的诗坛发展我是清楚的。宏观来看无非是不同诗派的不断模拟与创新,提倡复古与反复古。既然谈到影响,那大概是积极为主的,反推题目,那元好问《论诗绝句》的主要观点即强调创作的真情实感;反对模拟、提倡创新;力求自然、浑然天成的诗境,反对刻意雕琢。这样的答案不算好,但却是在我能力范围内所能推导出来的最佳答案了,拿个保险的分数应该没问题。

因此,在考场上看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惊慌,既然你最终选择了这个学校,那你同时也默认了你的对手和你的水平相当,你不会大多数人也不会。所以你的答案不需要特别完美,力求比你的对手能写的好点即可。

五、结语

最后,借用涂老师的话:“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你自己。”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被贴标签,这并不可怕,你认同它们才可怕。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把这些所谓的标签撕掉。就像同学们在择校或者找工作时,会因为我们的本科学历而对自己的梦想望而却步。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应该是退而求其次,而应该脚踏实地学习,训练你的能力,这才是最终决定你是否能达到目标的决定因素。在知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它给我们向上的力量,也是你做出勇敢选择的底气。这样你才能真正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祝福大家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