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
今日闲来无事,就想着把自己考研路上的经历给写写,就当为大家提供一点不太成熟的建议,或者说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各位学弟学妹们提个醒,讲讲考研这条路,不一定能起多大作用,但或许能够让你们少走一些弯路,减少试错的成本。
首先,是院校选择。对于这个,我想还是要比较谨慎的,当然这也是许多人犹豫不决的事情。面对众多的学校,比较好使的应该算是因素排出除法了。把地域、院校等级、考试科目、报录比等因素考虑在内,先把可选的院校列出来,然后把不合适的划去,一步步缩小选择范围,这样相对来说可以省去一些纠结,所以最后我选择了南京大学。
先来看看南京大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的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28 量子力学;④802 普通物理一(含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
复试科目:2202 量子力学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遇到不懂得问题一定要上考研文库查。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公共课程部分:
考研英语,英语复习的话,大概就是单词、真题、作文三方面。其实英语我花费的时间比较零碎,暑假的时候英语我没有做题,主要是用来背单词了,单词书,我是在网上随便买的一本,我感觉单词书都大差不差,如果不愿意背单词书的话可以用手机比如说墨墨背单词啊、知米背单词啊等等都差不多。不过不管是单词书还是在手机上背单词最好不要只看一遍,多看几遍才能加深印象。大概是开了学以后我开始做真题。我买的是张剑的英语真题。真题还是挺多的,我是从九六年开始做的,有人说如果考英语一的话可以把英语二的真题先过一遍,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我做英语题是真的很慢,每天做一到两篇英语阅读理解题就差不多了。
思想政治理论。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如果你的目标是非985高校,只准备选择题就完全OK,大题直接等着肖四背就可以了。从8月份开始听课,有的人喜欢每天抽空听几节,但我是比较建议把政治按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拿出一整块的时间来学习,比如抽出两天的时间把史纲看完,然后就开始做这部分的选择题,1000题就很好,另外同样是不要贪多,1000题加肖四肖八,绝对是够够的。
数学方面,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过的课本,主要是记知识点加课后题。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当然也是我的速度比较慢。没有掌握好时间,我本来打算的是过两遍课后题,但是我到九月份课本,还没有完全过一遍。十月份我开始做真题,我的真题是从考研文库找的,其实很好找,但是我买的真题年份比较久,是从九六年开始的,但我感觉参考价值没有那么大,尤其是很多年之前的,就像数学分析我考的时候感觉和去年的题差异,其实还是挺大的,在做真题的时候,我穿插着看了一些参考资料用的就是裴礼文的数学指导方法里面有很多典型题,除了裴礼文以外,还有很多像我身边人有在用李傅山之类的题解,这个大家都可以看自己的需求,我的建议就是不用做很多题,最好是跟着新祥旭的老师的节奏走,主要是能把做过的题的方法都记住,会举一反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