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招生历史悠久。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被批 准为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重点学科,2000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8 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 年所属一级学科“信息与通 信工程”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 6 月被列为国家“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并获得“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重点支持。
二、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01.声频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1)电声器件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2)室内声环境与 扩声;3)声频测量理论和方法;4)数字声频技术与音频信息检索; 5)声音质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6)听觉心理以及与视觉心理的交互 作用;7)音乐声学;8)汉语语音信息处理与评测等。
02.智能视音频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1)视听感知与计算;2)视频及图像分析与理解;3) 图像检索与智能推荐;4)智能音频信息处理 5)智能媒体内容创意; 6)视频目标定位与跟踪;7)主、客观视音频质量评测。
0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1)数字调制技术;2)信道编解码技术;3)发射机 技术;4)数据广播技术;5)广播网络技术;6)集成电路技术;7) 发射机播出安全技术。
04.智能网络与大数据方向
研究内容:1)智能融媒体网络技术;2)媒体网络大数据技术; 3)融媒体智能服务与推荐技术;4)智能音频信息处理与三维音频关 键技术;5)视频运动目标跟踪以及视觉感知技术;6)自然语言处理 与知识图谱技术;7)图像识别与情感计算;8)融合媒体安全技术。
05.全媒体与视听监管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1)广电全媒体融合业务平台技术;2)网络视听监管 技术;3)移动互联视听新媒体内容监测技术;4)5G 移动互联下的 视听新媒体服务技术;5)以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为基础的新一代 网络音视频业务和智能沉浸式媒体服务的监管技术。
06.虚拟现实技术方向
研究内容:1)近真实场景构建技术;2)沉浸式人机交互技术; 3)声场重建技术;4)情感分析与智能推荐;5)智能音视频分析;6) 音视频内容虚拟化制作技术。
07.5G/6G 与智能媒体通信方向
研究内容:1)5G/6G 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2)智能媒体 传输技术;3)5G 物联网技术;4)新型网络架构与资源优化技术;5) 高能效智能通信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3信号与系统或824数据结构选一
三、参考书
823信号与系统
吴大正,杨林耀,张永瑞等.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 4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24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 语言版) 严蔚敏、吴伟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祥旭中传通讯与信息系统考研辅导班内部讲义》
四、历年报考情况
2021年:复试分数线37/56/263
2020年:复试分数线37/56/324
2019年:复试分数线39/59/308
2018年:复试分数线34/51/242
五、2021年考研复试细则
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5)*70%+材料评议成绩*30%。
复试考核采取差额方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复试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等。
录取原则: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5)×50% + 复试考核成绩×50%。
六、考试大纲
七、复试内容
八、考研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