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德语语言文学考研攻略
学院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兼具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和留学生教育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置始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的俄语系,1951年起陆续建立俄语教研室、外语教研室(英、法、日)、编译室,1984年组建外语部(下设俄语教研室、本科英语教研室,研究生英语教研室、日德法语教研室、英语培训教研室),1988年设立外语系,2001年正式成立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体系齐全,现有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6个本科专业;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英、日、德、俄、法等五个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学术型博士或硕士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权点,并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外国文学、外国文化、外国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历来重视与海外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美国马州波士顿分校、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高级翻译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日本广岛大学、德国科隆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罗蒙洛索夫大学等涵盖各语种的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教师交流及互派学生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点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业目录
101思想政治理论
243二外俄语,244二外日语,245二外德语,246二外法语,247二外西班牙语
629基础德语
821德语语言文学文化
复试线
2023年:60、60、90、90、365
2022年:60、60、90、90、385
2021年:55、55、90、90、375
参考书
德国文学史,余匡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德国文学史,范大灿
德国文化史,李伯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德国文学简史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吴志涵,外研社
备考一对一定制课程
1.全科一对一备考包含公共课一对一以及专业课一对一,由北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近两年高分上岸学长学姐进行辅导,根据学生基础灵活分配课时
2.课程包含内容:
线上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和学长学姐直接线上沟通,不限次数,全程免费
考研资料:历年真题: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知识点笔记梳理;
择校指导:考试科目、历年真题、招生简章、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综合性对比
其他资料:相关出题导师的期刊文章及论文集、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跟随,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沟通调整
3.和其他机构对比
新祥旭:
1)成立17年,积累的师资库非常丰富,随报随学
2)课程安排灵活,学生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3)能够针对学生基础进行教学,因材施教
4)配套服务完善,从报名服务至考试前
5)价格合理
其他机构:
1)师资不全,报名了可能没有老师,浪费学生的时间
2)视频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不具备针对性,学生不会的讲,会的也讲,浪费时间精力
3)资料不全,参考意义小
4)价格便宜,几十的都有,但是对考研帮助小尤其是备考名校,完全没必要
报名流程
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安排老师指定辅导计划(报名至考研结束全程辅导)-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