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经济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录取办法,备考指导等几大方面。
一、院系介绍
学院下设国民经济管理系、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系、和平与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文化经济研究所和产业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系发轫于中国人民大学 1950 年命名组建时的八大创校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强大的影响力,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学术重镇和重要起点。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经济计划系于1992 年命名为国民经济管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同为 1950 年设立,后改为生产布局教研室, 2010 年更名为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系于 2011 年成立,设立了我国第一个能源经济本科专业,2022 年获批我国第一个碳经济硕士专业。学院立足“两个大局”,为研究新时代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于2021 年先后成立和平与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文化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系可追溯至1950年八大创校专业之工厂管理系,为培养数字化时代产业经济紧缺型、急用型、复合型人才,2023年设立产业经济系,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二、专业介绍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学院:
应用经济学院
应用经济学院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招生,分专业计划仅供参考,分数线按一级学科划线。
招生专业:
能源经济学
研究方向:
02普通硕士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经济学综合
《经济学综合》科目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三、参考书目
802经济学综合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
(3)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版)
(4)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2版)
(5)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
(6)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2版)
(7)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
四、2023年复试分数线
报考专业 |
科目一 |
科目二 |
科目三 |
科目四 |
总分 |
国民经济学 (代码:020201) |
55 |
55 |
90 |
90 |
372 |
区域经济学 (代码:020202) |
55 |
55 |
90 |
90 |
372 |
产业经济学 (代码:020205) |
55 |
55 |
90 |
90 |
372 |
国防经济 (代码:020210) |
55 |
55 |
90 |
90 |
372 |
城市经济学 (代码:0202Z4) |
55 |
55 |
90 |
90 |
372 |
能源经济学 (代码:0202Z5) |
55 |
55 |
90 |
90 |
372 |
五、2023年招生计划、复试人数
专业名称(代码) |
拟招生人数(全国统考) |
国民经济学(代码:020201) |
25 |
区域经济学(代码:020202) |
该专业上线生源不足,招生计划调整为3 |
产业经济学(代码:020205) |
该专业上线生源不足,招生计划调整为3 |
国防经济(代码:020210) |
该专业上线生源不足,招生计划调整为2 |
城市经济学(代码:0202Z4) |
该专业上线生源不足,招生计划调整为1 |
能源经济学(代码:0202Z5) |
该专业上线生源不足,招生计划调整为1 |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照学校要求单列,择优录取。
六、复试内容
2023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综合课笔试及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小时;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1小时。
2.外语听力考核及口试:听力考试和口试在面试时进行,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以抽签方式确定学生口试题目。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满分50分。
3.专业面试及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专业课面试考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面试考察其它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
七、2023年拟录取办法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含)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含)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含)以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含)以上,同等学力加试成绩单科在60分(含)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60%,复试成绩权重40%。
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x初试成绩权重x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x复试成绩权重x10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八、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考研考博一对一咨询:
新祥旭简老师
电话:1501024710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