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录取办法,备考指导等几大方面。
一、院系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事业溯源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华北大学三部,以及1999年复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是一所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学等多个学科、培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兼备的高端艺术人才的综合性艺术学院。艺术学院现有艺术学系、音乐表演系、绘画系、艺术设计系四个教学系,另设有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两个研究机构。艺术学院招收绘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美术学专业的本科生,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学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哲学院联合培养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二、专业介绍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学院:
艺术学院
招生专业:
艺术学理论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艺术概论
④814艺术史论
三、参考书目
612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
《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彭吉象
四、2023年复试分数线
项目类型 |
科目一 |
科目二 |
科目三 |
科目四 |
总成绩 |
学术学位 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 [130100] |
50 |
50 |
90 |
90 |
379 |
学术学位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 [130200] |
50 |
50 |
90 |
90 |
365 |
学术学位 美术学一级学科 [130400] |
50 |
50 |
90 |
90 |
365 |
学术学位 设计学一级学科[130500] |
50 |
50 |
90 |
90 |
365 |
专业学位 艺术设计 [135108] |
55 |
55 |
90 |
90 |
368 |
五、2023年招生计划、复试人数
专业名称(代码) |
拟招生人数(全国统考) |
艺术学理论专业 (130100) |
13 |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 (130200) |
0 |
美术学专业 (130400) |
6 |
设计学专业 (130500) |
2 |
艺术设计 (专业学位135108) |
6 |
六、复试内容
2023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艺术学理论专业
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小时
外语笔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1小时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口语、听力):其中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50分
2.美术学、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
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外语笔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1小时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口语、听力):其中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50分
3. 同等学力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单科满分为100分。加试科目具体如下:
艺术学理论: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
美术学:素描人物写生、色彩人物写生;
设计学、艺术设计:设计基础、设计概论。
七、2023年拟录取办法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外语听力与口语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同等学力加试成绩单科在6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60%,复试成绩权重40%。
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x初试成绩权重x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x复试成绩权重x10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八、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考研考博一对一咨询:
新祥旭简老师
电话:1501024710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