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录取办法,备考指导等几大方面。
一、院系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组建成立于2001年11月,在整合相关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第一家经济、管理、科学、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型环境教育与科研机构。学院致力于培养立足本土化、面向国际化的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型高端人才。
学院设有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环境学科实验室等教学研究单位,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和工学多学科融合的环境学科群。学院目前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拥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两个博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管理、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6个硕士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并开设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双学位实验班。设有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为齐全的学科点,被纳入全国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并拥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二、专业介绍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学院:
环境学院
招生专业: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2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
《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含三部分内容: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考生须根据报考专业要求,选择对应的部分作答。
三、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戴斯维,清华大学出版社
《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马斯特斯,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2023年复试分数线
类型 |
各专业 |
初试成绩 |
||||
科目一 |
科目二 |
科目三 |
科目四 |
总成绩 |
||
学术硕士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55 |
55 |
90 |
90 |
365 |
可持续发展管理 |
55 |
55 |
90 |
90 |
360 |
|
环境工程 |
50 |
50 |
80 |
80 |
320 |
|
环境科学 |
50 |
50 |
80 |
80 |
310 |
|
生态学 |
50 |
50 |
90 |
90 |
315 |
|
专业硕士 |
资源与环境 |
38 |
38 |
57 |
57 |
273 |
五、2023年招生计划、复试人数
专业名称(代码) |
拟招生人数(全国统考)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
8 |
可持续发展管理(1204J2) |
4 |
环境科学(083001) |
4 |
环境工程(083002) |
3 |
生态学(071300) |
0 |
资源与环境(085700) |
0 |
六、复试内容
2023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2.英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
3.笔试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英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小时;英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1小时。
4.笔试考试科目
专业 |
科目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 |
可持续发展管理 |
环境管理学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水环境学、大气环境学、土壤环境学等) |
七、2023年拟录取办法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及以上,英语面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及以上,英语笔试成绩30分及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复试总成绩为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英语面试成绩、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和英语笔试成绩之和。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总成绩与初试总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总成绩权重为50%,复试总成绩权重为50%。
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x初试成绩权重x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x复试成绩权重x10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八、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考研考博一对一咨询:
新祥旭简老师
电话:1501024710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