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专业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系统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即成立专门机构,开设相关课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成为全国第一批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1981年首批获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中共党史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设立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首批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31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占教师总数的91%,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二、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条件为:①修完大学本科相关专业全部必修课程;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含)以上论文;③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以最新招生简章为准
三、报考流程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为网报有效信息。
确认时间:11月5日前。
2.初试时间:2022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3.复试大约安排在次年3月中旬
四、招生信息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1不设方向(珠海)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1教育实践与方法
参考书目:
根据北师大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结合历届上岸学长学姐经验分享,新祥旭师硕堂给出以下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01教育实践与方法
《教育研究导论》,宁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育原理》,易连云,武汉大学出版社
《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陈大伟,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以及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热点的追踪分析
五、复试信息
复试线:
2023年复试线:政治51、外语51、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84;
2022年复试线: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70;
2021年复试线: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一70、专业课二70、总分342;
2020年复试线: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65;
录取情况:
2023年录取50人,最高分425,最低分384.
2022年录取50人,最高分403,最低分371.
2021年录取50人,最高分371,最低分342.
2020年录取50人(含1人专项计划生),最高分413,最低分339.
六、复试细则
报到时间:每场复试前20分钟到场。
报到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主楼B区406(准备室)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复试时间:3月28日上午8:00开始
复试地点:主楼B区404、406、409三组
复试准备:
1.考生须在3月20日前,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管理系统”缴纳复试费100元,网址http://2023.zs.graduate.bnu.edu.cn/page/sf/fsjs_index。缴费后因考生本人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缴纳的复试费不予退还。
2.资格审查须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
(2)毕业证书和成绩单
已获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交毕业证书,及由档案所在部门或本科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红章的本科成绩单。
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和由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红章的本科成绩单。
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①由档案所在部门或本科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红章的本科成绩单,②已获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生须提交大专毕业证书,③报考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还需提供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未通过教育部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须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证明。
(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提供《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4)本人签字的《诚信复试承诺书》。
复试要求:
复试为面试形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外语水平测试50分
(2)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50分
(3)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200分
复试满分值为300分,180分(不含)以下为不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为复试不合格。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
招生计划:
50人
录取办法:
按专业分方向,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时,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七、备考常见问题Q&A
1.是否需要按311准备或者补充311内容?
理论上不需要。按照目前北师333的出题来看,一般包括的是333重点和应用,出题比较灵活。
所谓的超纲试题我觉得有三个分类:
(1)既不在333考纲内也不在311考纲内。这一部分往往是研究前沿和教研热点。
例如:多重编码(2021)、教学中的伦理性原则(2023)。
(2)在311考纲内但是答案不一定要按照311来回答,有自己的答题框架也很好。
例如: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2022)。
(3)不算完全超纲题,需要自己的理解。
例如:结合实际,谈谈德育和教学的关系(2022)。
此处特别注意:要注意北师大考纲中特有的内容。例如北师大考纲在《教育心理学》这部分有“教师心理”这一章节。2022年的试题“皮格马利翁效应”就出自该章节,这不算超纲试题,但是按照全国大纲编写的资料可能会没有。
但是也要复习北师大考纲中没有但是全国大纲中有的,例如韩愈的教师思想(2018、2022)。
2.高频考点、中频考点和低频考点应该如何取舍?
(1)以复习高频考点为主。
应付北师大灵活的考试题目,掌握重要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最关键的。相较于部分其他院校,北师大很少考冷门的纯记忆性质的试题。
*有一部分上岸的同学直接背诵了高频考点,但是还是要适当了解一下其他考点,因为近两年333试题较为简单不代表不存在考稍低频考点的可能。
(2)简单了解中低频考点,可以作为高频考点的补充和拓展知识在答题中体现。在最后一到两个学习阶段,可以适当地舍弃一部分其中的内容。
3.是否需要听课?
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的复习时间不长,除了教育心理学之外不需要听课。教育学和教育史本身不存在理解上的难度,就是刚接触教育学会有点枯燥。
切忌通过上很多课来让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很多内容,学习时长很长,但是不去背诵和复盘。这样到后期真正背诵的时候压力很大。在学习的时候我觉得应该避免这样的盲目自我感动。如果实在备考有困难,可以考虑新祥旭一对一,比较有针对性,效率可以提高不少。
新祥旭集训营课程特色
专业师资: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均为名校硕博背景,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适应不同学员基础与进度;
课程设置:从基础知识到强化提升,全面覆盖考研所需知识点,会讲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例和练习题来帮助理解和掌握,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课程安排,针对性更强;
实战模拟:通过模拟考试,帮助学员熟悉考试流程,并且对阶段复习的成果有更准确的了解,为复习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一对一辅导:针对学员薄弱环节以及院校的特点进行,帮助学员高效迅速提高成绩;
学习氛围:集训营让大家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激发学习动力。
答疑解惑:我们的老师不仅会在课堂上及时解答您的问题,还会在课后提供在线辅导服务, 确保您能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有问题及时的解决,这样不会影响复习进度,真正做到学了就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