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三战考生,报考专业财政学,前两次报考院校是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报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并顺利被录取。初试成绩385分,英语77分,政治74分,数学102分,专业课132分。
以下是自己总结的一些初试备考及复习经验:
数学很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数学三难度不断加大,数学基础好的话很容易与其他人拉开差距、突出优势。本人从17年9月开始备考数学(可能会比一般人稍晚),看了一遍张宇老师的教学视频后开始刷题巩固,由于数学并非优势,故简单谈一下,首先将基础打牢,后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总结技巧,一定要熟练掌握并能运用基础知识。推荐的学习资料是张宇老师的36讲、历年真题讲解,这两个基础阶段可以刷一遍,后期巩固提升可以用1000题和闭关180题,冲刺就是8套卷和4套卷。
我的专业课是10月份开始备考,报了新祥旭的一对一辅导,10-11月把课本过了2遍,没有做笔记,12月份又巩固了一遍。财科院的专业课难度不是很大,801考高鸿业的宏观、微观和宋涛的政经,最重要的是基本知识点要记扎实,在基本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后期结合财政热点自己练习进行分析。财科院考研专业课很重视基础,但每年也会有一两道题涉及到时事,比如今年考到的共享经济,平时可以适当多了解一些,即使初试考不到复试也可能有用。
英语和政治开始的时间都是10月下旬,英语资料只用了历年真题,每天做一篇阅读或完形,不需过多,培养做题的感觉。18年阅读的难度还是不小的,想要完全读懂需要一定的词汇量,但考研英语考查的是做题能力毕竟不是要求完全读懂,所以每天一篇阅读积累下来就会掌握一定的做题小技巧,干扰项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涉及到时态这种常见的干扰项,若选项中出现了完成时,那么这时要小心原文是不是讲已经完成了或者正在进行。完形难度大分值小,提升不会很容易,建议少花一些精力,但历年真题做一做还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培养语感,另一方面对阅读也有帮助。作文需要靠日常积累,漂亮的词汇和句子可以记在笔记本上经常翻看,多熟悉几遍就可以在考场上运用自如,作文字迹一定要清晰。至于词汇背诵,不建议机械记忆,把单词书当做小说一样去读,经常翻看自然印象深刻,也不至于记得很痛苦。就个人经验而言,英语是慢工,短期提升并非易事。
政治可以有选择地听一听不同老师的课程,选择一个中意的老师听完他的整套课程基本就可以够用,政治都是大同小异,各个老师讲的基本知识点不会差太多,我跟的是新祥旭冯老师的网课一对一。单选主要靠基本功,知识点掌握准确就基本问题不大。多选同英语阅读,干扰项也是有规律可循,可以利用历年真题,看看真题的干扰项错在哪里,多总结。主观题在冲刺阶段(一般在12月)准备完全来得及,基本背诵加适当引申即可,资料一般就是肖八、肖四,学有余力可以看一下蒋四。
以上就是关于初试的一些个人备考经验,只要坚定信念、一直向前,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祝各位学弟学妹考研顺利!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微信:13341004451
QQ:3390451633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