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在职考研如何备考?过来人给你一点经验(文学考研)

新祥旭吴老师 / 2018-06-28

 先翻牌,告诉你我是在职考研党,要考的是某985、211高校的全日制脱产学术型硕士,意思就是考上了就辞职。在职与不在职的考研,其难度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每天处理琐碎的行政工作,密集型的加班。为了抽时间来复习考研,你必须脱离群众,或者说和群众貌合神离。 

在职考研,开始得越早越好,因为你永远也无法预知下一秒会不会有突发事件。说白了,时间不是你的,而是单位的。我考的是现当代文学,如果实在嫌时间过早,就多看些文学作品。在浩瀚的文库面前,你的时间要用秒去计算。 

我3-4月主要在读作品,期间还发表了一篇文章,耗时至少有半个月。5-6月真正开始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7月为现代文学的二轮补充,8月为当代的二轮补充。相信大部分考研人在七八月份伴随着炎热的天气,内心是烦躁的。我的心境也并不平静,于是9月份休假回家调整,准备回来冲刺。 

国庆之前回到北京,第一站就是去找本科老师,他给了我很多资料。资料很多,国庆7天几乎都在整理它们,基本框架和自己整理得差不多。但有许多细节部分,多看几遍,能够增加理解。毕竟文学作品那么多,我们不可能逐一看过,即使都看过一遍,也不一定都能记得,都能理解,所以看一些细节题很有必要。 

国庆过后,就是三轮复习,这时要着重培养自己的应试思维,考试技巧真的很重要。本科的时候,我身边有几位学霸,用“学富五车”去形容毫不过分。可是人家考试下来,分数就是没那么高。那些平常重心不在学习上,临考前突击一下,结果分数还蹭蹭上来,让我辈徒增命运不公的感慨。后来一位考霸向我透露,其实考场技巧很重要,心态是一方面,怎么答题更是关键。 

同样答一道比较熟悉的题目,他首先就会给自己一个框架,确定答题逻辑,筛选重要信息点。当你吭哧吭哧地写到手指抽筋,他早就把踩分点牢牢套下。如果同时遇上一道并不熟悉的题目,比如“陕军东征”(当代文学的课本上只是一笔带过,并无过多阐述,复习的人一般对此都不会在意。)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比拼考试技巧的时候了。 

第一,你不能一脸懵逼,头脑发胀之后把可能留存的知识点都亲手埋葬。第二,你要搜肠刮肚,寻找可疑的蛛丝马迹,进行“词项拆分”后合并同类项。比如谁是陕军?东征到哪里?为什么东征?结合时代背景,慢慢地就有了答题轮廓,即使不能确切指出答题所要的陕军,也能剑走偏锋答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柳青、路遥、贾平凹等一路走来的陕军吧。继而充实其内容,将错就错(因为你实在不知道真正的“陕军”在哪里)答出他们的作品,概括一下文学风格,最后以90年代为落脚点,做一个前后对比变化形势分析,也许你还能获得老师高瞻远瞩的赞许。 

方法论小结:第一步打好基础,全面无死角复习;第二步深度阅读和思考,帮助理解和消化,尤其要多看文学作品;第三步回归复习大纲,比如三十年;第四步考前一周,回归基础,过一遍基础,因为你不知道专业课会把重点定位在哪里,比如你不太可能把“龚自珍”作为复习点一样,可巧它就考了。如果有时间,还是要看老师近五年的论文。 

关于英语,坚持不懈就是真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也打不到一条大鱼。有老师说,熟悉十年真题,单词量就够了。但我恰恰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有时候对熟悉的东西需要一点陌生感,我才能记得刻骨铭心。所以我常常会为这些单词寻找不同的语境,比如学累了就打开扇贝单词、扇贝新闻浏览一下,刺激一下疲倦的中枢神经。 

再说阅读,强烈推荐大笨象老师的真题阅读,它教会了我做阅读的方法,并将之落于实处,秘诀=结构+主旨+题干。即使遇见陌生单词,也能从结构上大体找到它的客观对应物,做出理性分析,而不至于乱了阵脚。照他的方法做,要达到每篇滚动三十次的程度,才有可能突破70分。可惜我时间实在不够,速度又慢,自然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英语是我最忐忑的一门,因为一战的时候就败在这块短板上。 

这次“卷土重来”,却因为没有休息好,50分钟匆匆做完阅读理解后就开始犯困,接下来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新题型、完型和翻译,当时已经人困马乏到眼皮都抬不起来,脑子怎么可能转得动?我就这样不安地结束了英语考试,结果阅读错了4个(大笨象说,阅读错3~4个属于正常现象)。小结一下,考研真的非常考验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是第一位的。第二,英语以单词为基础,阅读为重点,其它的手到擒来都不是事儿。 

关于政治,十月份才开始看,时间可能有点晚。政治真是一张不靠谱的牌,捉摸不透,肖大大如此费劲八叉还是没有完全押中一道题目,总是要剑走偏锋。再怎么不好捉摸,政治一定要以选择题为重,因为它是相对比较好掌握的。主观题要看考场发挥了,踩对点是王道,否则写再多也是废话,不像专业课一样叫你写柳青,你可以把50年代分析一遍走擦边球。

最后,说说考研和工作如何取舍的问题吧。首先,你得有一个形式预估,一方面是你有多大决心去考研,另一方面是你有多大可能考上研。想考研的人,内心驱动力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真心为学术,另一种是想求得高学历,其实还有一种就是两者兼而有之,比如我自己。如果你热爱学术,一定认为不考研没有更好的前程,而单位也无法给你提供更好的未来,那么就果断放弃手中的碗,这是你的决心。

第二,考研的可行性在于你对自己能力的预估和对从事工作难易程度的判断。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到处跑腿,需要整天费尽心力拉拢客户等,也就是说你无法在工作中分出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功课,那么计算一下你的边角料比如下班后的学习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如果加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我认为可以为之一战。个人而言,我只是对自己有那么一点底气,认为考研和工作并不冲突,并在实践过程中努力做到不冲突。

我只是对自己有那么点自信,认为从语言(一战考语言学)跨到文学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骨子里和文学难舍难分。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条路。路,还是要尽早规划得好。路上的荆棘,还是要尽早预测得好。心态一定要摆正,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你都努力了,问心无愧了才能继续前进。

 

课程顾问:吴老师

电话(微信):18171195760

QQ:2576274139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