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疑问:
考研和不考研到底有什么区别?
今天,就来跟大家唠一唠其中的区别
相信看完后你的心里会有答案!
读研,你算哪一波?
近年来,考研的学生人数呈上涨趋势,但每位学生的报考动机却不尽相同,大致可分这样几波人:
第一波真心想学学术的;
第二波本科没考好,有名校情节的;
第三波走一步看一步,逃避就业压力的;
第四波奉父母之命的;
第五波稀里糊涂地就考的;
第六波随大流,大家考我也考!没准就考上了的。
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的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小学,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很好;初中,别人家的孩子,依然学习很好。高中,别人家的孩子,依然学习还好。大学,别人家的孩子,谈恋爱、考研究生,但是当得知他不考了,而我还要考之后,瞬间有种脱胎换骨,马上、立刻我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感觉…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发现,生活中,我们接触着各类圈层的人,但又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只能各自在各自的圈里打转。如此这般,与其说是家境、背景、能力的不同,还不如说是文化知识层面的不同。
考过研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老师们这样的激励:同学,既然要考研,那就考个好的学校,读研真正带给你的价值,是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接触一批更优秀的人,从而解放你的思想,提高你的意识,最终让你获取改变一生的机会。
混圈子,请一定要走心
研究生的朋友圈是立体的,有一个月赚2k-3k的本科生,1w的研究生、2w的博士生、5万的博士生导师还有导师多年培养的师哥师姐。
既然研究生的朋友圈如此立体,为什么不到一个好的大学,去接触一些更优秀的人呢?许多全球500强的老总,都是好大学的校外导师,越好的学校资源越多……
读研之后,这群优秀的人会以老师、同学的身份与你分享、交流他们的知识和思想,让你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这就是读研和不读研的差别。圈子真正的界限,是知识与见识层面的界限,混圈子,请一定要走心!
考研和不考研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是如果你选择了考研,就选择了另外一个圈子。也许这个圈子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牛,但却真真实实的接触上一些优秀的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