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说下我用过的书吧:
1.陈文灯的复习指南。 我只是做了他的高数部分,感觉题目偏难,方法也太偏,但是对于一些知识点的总结还是相当的到位。
2.李永乐的复习全书。 这是本很好的书,他的高数部分我也看了,而现代和概率论部分应该是陈文灯那本没法比的,建议可以买李永乐的
3.李永乐的400题。好书。10套卷子所覆盖的知识点很广,正是通过400题我查漏补缺了很多的知识点。
4.李永乐的真题。 真题的话,各个版本的书应该不会相差太大。李的真题有个优点就是把历年相同的考点放在了一起,可以进行比较。
其他数学的书我也没用过,但是就这几本足矣。考数学的时候,我还是紧张了,有2个公式死活想不起,结果填空题有2道本不应该错的,哎。大题做的很顺,应该只有一小题做错了,其他的基本全对。
说说英语吧
英语其实我真没什么发言权,我英语太差啦,导师都说我的英语怎么考得这么低,深受打击啊。
英语我分3个阶段吧。 第一阶段是从3月份到暑假前,这段时间你要把单词基本都记住。第二阶段是从暑假到10月中旬,这时候你要把真题都过一遍,作文除外,至于完形感觉个人情况,我当时完形基本没看,考试全蒙了A,英语好的同学可以看看,如果你感觉做英语时间太紧,那么果断放弃完形吧。第三阶段是从10月中旬到考试前,主要是反复做真题以及准备大小作文。
记单词我就不说啥了,因为到最后我都没记住,这也注定了我英语要悲剧。而对于阅读我是这么做的,首先你限定时间做阅读,一篇大概在12-15分钟吧(第1遍)。做完后,不对答案。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在做遍(第2遍),还是不对答案。第3遍是你可以查单词,再做遍,写下答案。这时候你可以对答案了,你要仔细分析答案,不是所有人看懂了文章就能把选项给做对的,这就是考研英语,他的提问相当有水平,而对于一些错误的选项你也要知道他为什么是错的。做完这3遍后,你要把文章翻译一遍,用中文全文翻译,不要嫌麻烦,要把阅读中的每个句子,单词全搞懂。然后每天早上去读读你做过的阅读。而对于大小作文,你要形成自己的模板,平时多留意些好句子,摘抄下。当然,如果你有现场就能把作文写的不错的实力的话,你大可不必要什么模板。模板这东西,只能保证你的基本分数,想拿高分很难。作文这东西,把我整得很烦,所以我英语很糟糕。
说说我用过的书吧:
1.星火的英语真题。 建议不要买,感觉张剑的真题比他好,我经常借研友那本张剑的真题来看的
2.星火的单词书,就是3本的那个。 我的神啊,我就从来没把第3本看完过。感觉单词量有点大。
3.写作160篇 。 感觉这本作文书的句子太中国化了,在市面上我也没发现比较好的作文书。这本书也不好。
4.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提高冲刺) 其实我买了后没写几篇。偶尔看看还是不错的。
好了,下面说说政治吧。 政治我是从9月10来号开始看的。我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时候看什么了。我只记得我把任汝芬的序列一看了3、4遍,序列二做了2遍,序列三看了2、3遍,序列4就把选择题做了下,最后报了个冲刺班,其他的什么也没做。就是这样子就考了76分。我在12月末才开始背政治的,当时感觉时间迟了,但是完全够的,只要你每天都背。
书的话,我感觉序列1,2,3,4都挺好的。就是序列2的答案经常有错误,而且还不给解析,害的我要自己翻书和上网查,曾经一度因为这事而感到恼火。不过这也让我把知识点记得更牢了。
我考的是西南交大,所以我就说说交大的专业课,电路分析吧
交大的电路分析不难,顶多就课后题的难度。就是知识面比较广罢了。我7月中旬开始看专业课,看课本做课后题,在9月中旬的时候我基本上是把课本看了2遍,课后题全部做完,也做了2遍,每遍都认真做,用计算器算。9月中旬开始,我做真题,还是限时做,认真把格式写好,然后进行批改,用红笔改,标出自己出错的地方。大概到10月中旬,你就把真题都搞定了。这时候我又回到了课本,又把课后题认真做了遍,尤其是那些会出现在真题中的题型。11月份,我又开始写真题了,是第2遍做,还是限时,认真做,按格式写,努力做到计算不出错,要知道10道大题,在考场上你要做到一次性做对,这就要练习你的计算能力。在12月份到考试前,我都反复做真题,对真题进行总结,看看他每年都考什么知识点,大概每年的真题我是做了4遍,一遍是3小时。所以当时我的计算能力是完全的练出来了,基本上是一次做对。


















